fbpx

通脹下的英國生活:從日用品到能源,開支如何改變了?

自 2021 年以來,英國經歷一輪又一輪的通脹浪潮。從食品價格、能源帳單、以至交通和房屋開支,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節幾乎都受到影響。對於不少移居英國的香港家庭而言,生活成本的上升已從數字變成實際壓力。

🛒 食品:購物籃變「輕」了,帳單卻重了❗️
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資料,基本食品如牛奶、薯條、橄欖油等自 2021 年以來價格上升約 30–60%。以四品脫裝牛奶為例,由 £1.17 升至 £1.52;1 公升橄欖油則由 £1.56 飆升至 £2.58。這些看似細微的變化,日積月累下對家庭預算構成實質壓力。

📌 建議:多選用超市自家品牌 (own-brand)、比較價格及使用會員優惠程式,有助節省每週購物開支。

⚡️ 能源:取暖變得更昂貴
能源價格亦顯著上漲。雖然政府設有價格上限 (price cap),但 2025 年英國一般家庭的年均能源帳單仍高達 £1,700–2,000,較 2021 年上升逾四成。高昂的電費與燃氣費令不少家庭開始採取節能措施,例如減少開暖氣時間、添置保溫設施等。

📌 建議:安裝節能燈泡、使用定時開關、關注不同供應商的報價方案,皆有助減輕負擔。

🛻 二手車與交通:通勤與購車成本雙升
新車供應在疫情後受阻,曾推高二手車價格至歷來高位。雖然近年已稍為回落,但整體價格仍比疫情前高約 25–30%。加上汽油價格亦上漲至 £1.33–1.50/L,使日常駕車出行成本上升不少。

📌 建議:如居住地交通便利,可考慮混合步行與公共交通方式;若需購車,可留意低里數、良好保養記錄的二手車型。

🏠 房屋:價格仍高,北部地區相對可負擔
英格蘭房價自 2021 年起雖曾短暫下調,但至 2025 年已回升至平均約 £296,000。倫敦及東南地區房價依然高企,而北部城市如曼徹斯特、利物浦等則提供較高性價比,對首次置業者較為有利。

📌 建議:考慮地區與通勤平衡,可評估非核心地段的置業或租屋選擇。